• 首页
  • 学院概况
    • 学院简介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岗位职责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教师风采
  • 人才培养
  • 党建思政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党建新闻
    • 党员发展
  • 科学研究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科研成果
  • 实验中心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实验教学
  • 学科建设
  • 学团工会
    • 学生会
    • 院团委
    • 院工会
  • 招生就业
  • 校友之窗
  • 学校首页
金沙集团官网下载
    • 金沙集团官网下载

【喜迎党代会】师院先锋:应用型科研的实践者李剑峰

2020年09月09日  点击:[]

undefined



李剑峰,男,中共党员,博士,教授,校级学术带头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、生命科学部项目评议专家,累计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9篇,出版学术专著5部,获授权专利12项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,研发新产品新技术20余项。


undefined


▲李剑峰科研成果(之一)磷肥EPS包埋剂


在科研方面:李剑峰同志首次提出的“宿主植物-功能性微生物协同传代与进化”学术理论在国内外获得一致认可和广泛关注。还率先提出“石漠及沙漠环境中,内生性促生菌受宿主保护、限制和调节,以保证菌体-宿主间的养分和微生态平衡”等重要学说。李剑峰同志带领其研究团队探索形成“生物源高分子包埋剂低成本发酵生产技术”、“活菌-EPS复合包埋磷肥低能耗加工技术”等新技术,研制出“生物质高分子化肥缓释包埋剂”、“解磷固氮微生物-缓释磷肥复合制剂”等产品,为贫困地区农户降低农资成本、提升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。李剑峰带领科研团队开发出“蔬果花低能耗保形脱水技术”、“刺梨保鲜脱水工艺””等专利技术,使多家种植百香果、苹果、菊花、樱桃和刺梨等蔬果花卉的种植户脱贫出列,使帮扶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
undefined


▲城市智能阳台农业实践教学基地


教学方面:李剑峰同志深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路、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,并根据专长、特点和发展意愿将学生纳入课题组管理。其创立的“微课题模拟下的生物类课程教学”的“情景式理论课”教学模式于2015年得到教育部本科专业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。为让学生做“可以创业、可以扶贫的科研”,李剑峰同志建成“智能阳台农业实践教学点”,指导组建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大学生科研团队3支,形成大学生“产-学-研”自主研发-培养实践的学习模式,为地方脱贫帮扶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,培养出省级优秀毕业生1人,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0人。设计家居智能栽培新型产品10余项,指导学生创新团队开展创业实践并获校园创业实践大赛二等奖。



undefined


▲李剑峰在实验室指导学生


团队建设方面:李剑峰同志5年来指导青年教师4人,组织省内外科研院所的12名博士创办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。研究所4年来已申报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项,发表论文60余篇,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、服务于地方农户及企业的特色产品和技术12项。


undefined


▲赴罗甸县进行实习巡视


李剑峰同志主动参与地方扶贫事业,先后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等奖励7项;参与省内外扶贫攻坚项目工作3项,被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聘为农业技术专家。研发形成的“蔬果花卉保鲜储藏及低能耗脱水加工综合技术”被应用于涉农扶贫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,有效降低了果农在采收运输中的风险和损失、并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了加工效率,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等次。使合作企业2014-2017年新增利润662万元,近百户果农由此脱贫出列。


undefined


▲李剑峰接受采访


李剑峰同志,以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人才,不断创新开拓的科学精神开展科研工作,以获得的技术成果无偿服务于地方扶贫攻坚事业,无愧于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堪称行业标兵。

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)出品


上一条:6165金沙总站赴江苏四所高校学习交流
下一条:6165金沙总站教师党支部开展“党课开讲啦”主题党日活动

【关闭】

总访问量:

Copyright © 2018 6165金沙总站 - 金沙集团官网下载 All Rights Reserved

   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  电话:0851-86848182  

        邮编:550018     

 

文章详情

【喜迎党代会】师院先锋:应用型科研的实践者李剑峰

 阅读:
发表于
2020-09-09

undefined



李剑峰,男,中共党员,博士,教授,校级学术带头人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、生命科学部项目评议专家,累计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59篇,出版学术专著5部,获授权专利12项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,研发新产品新技术20余项。


undefined


▲李剑峰科研成果(之一)磷肥EPS包埋剂


在科研方面:李剑峰同志首次提出的“宿主植物-功能性微生物协同传代与进化”学术理论在国内外获得一致认可和广泛关注。还率先提出“石漠及沙漠环境中,内生性促生菌受宿主保护、限制和调节,以保证菌体-宿主间的养分和微生态平衡”等重要学说。李剑峰同志带领其研究团队探索形成“生物源高分子包埋剂低成本发酵生产技术”、“活菌-EPS复合包埋磷肥低能耗加工技术”等新技术,研制出“生物质高分子化肥缓释包埋剂”、“解磷固氮微生物-缓释磷肥复合制剂”等产品,为贫困地区农户降低农资成本、提升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。李剑峰带领科研团队开发出“蔬果花低能耗保形脱水技术”、“刺梨保鲜脱水工艺””等专利技术,使多家种植百香果、苹果、菊花、樱桃和刺梨等蔬果花卉的种植户脱贫出列,使帮扶企业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
undefined


▲城市智能阳台农业实践教学基地


教学方面:李剑峰同志深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思路、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,并根据专长、特点和发展意愿将学生纳入课题组管理。其创立的“微课题模拟下的生物类课程教学”的“情景式理论课”教学模式于2015年得到教育部本科专业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。为让学生做“可以创业、可以扶贫的科研”,李剑峰同志建成“智能阳台农业实践教学点”,指导组建有独立研发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大学生科研团队3支,形成大学生“产-学-研”自主研发-培养实践的学习模式,为地方脱贫帮扶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,培养出省级优秀毕业生1人,校级优秀毕业论文10人。设计家居智能栽培新型产品10余项,指导学生创新团队开展创业实践并获校园创业实践大赛二等奖。



undefined


▲李剑峰在实验室指导学生


团队建设方面:李剑峰同志5年来指导青年教师4人,组织省内外科研院所的12名博士创办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。研究所4年来已申报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项,发表论文60余篇,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、服务于地方农户及企业的特色产品和技术12项。


undefined


▲赴罗甸县进行实习巡视


李剑峰同志主动参与地方扶贫事业,先后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等奖励7项;参与省内外扶贫攻坚项目工作3项,被贵州省从江县下江镇聘为农业技术专家。研发形成的“蔬果花卉保鲜储藏及低能耗脱水加工综合技术”被应用于涉农扶贫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,有效降低了果农在采收运输中的风险和损失、并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了加工效率,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等次。使合作企业2014-2017年新增利润662万元,近百户果农由此脱贫出列。


undefined


▲李剑峰接受采访


李剑峰同志,以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人才,不断创新开拓的科学精神开展科研工作,以获得的技术成果无偿服务于地方扶贫攻坚事业,无愧于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堪称行业标兵。

党委宣传部(新闻中心)出品